应什么如什么的成语
网上有关“应什么如什么的成语”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应什么如什么的成语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成语有:应答如流、应接如响、应答如注、应对如流、应答如响。
一、应答如流
1、拼音:yìng dá rú liú
2、释义:对答像流水一样,形容答语敏捷流利。
3、出处:宋·文莹《湘山野录》卷下:公居常寡谈,颇无记论,酒至酣则应答如流。(白话文:你平时少谈,没什么论述,酒喝得很畅快的时候答语敏捷流利。)
二、应接如响
1、拼音:yìng jiē rú xiǎng
2、释义:形容应答不假思索,极为敏捷。
3、出处:唐·张说《昭容文集序》:顾问不遗,应接如响。(白话文:对于疑问咨询没有遗漏的,应答不假思索,极为敏捷。)
三、应答如注
1、拼音:yìng dá rú zhù
2、释义:对答象流水一样,形容答话很快,很流利。
3、出处:晋·王嘉《拾遗记·魏》:年及弱冠,才辩过人,魏文帝与之讲论,终日不息,应对如流,无有疑滞。(白话文:年到成年,口才过人,魏文帝同他讨论,一整天都不休息,答话很快,很流利,没有任何阻碍。)
四、应对如流
1、拼音:yìng duì rú liú
2、释义:形容答话很快,很流利。
3、出处:唐·房玄龄《晋书·张华传》:华应对如流,听者忘倦。(白话文:张华应对如流,听的人忘记了疲倦。)
五、应答如响
1、拼音:yìng dá rú xiǎng
2、释义:对答有如回声。形容答话敏捷流利。
3、出处:唐·李百药《北齐书·杜弼传》:应答如响,大为琛所叹异。(白话文:答话敏捷流利,甄琛大为惊异。)
百度百科-应答如流
百度百科-应接如响
百度百科-应答如注
百度百科-应对如流
百度百科-应答如响
什么答如流成语
倒背如流
倒背如流,汉语成语,拼音是dào bèi rú liú,意思是把书或文章倒过来背,背得像流水一样流畅;形容背得非常熟练,记得非常牢。出自《苏联纪行日记·六月廿七日》。
(1)据说王明《资本论》连页码都能倒背如流,一般人读懂都不易。
(2)巴金12岁能背几部书,《古文观止》能倒背如流,巴金自己也曾很有感触地说:“这二百多篇古文可以说是我真正的启蒙先生,我后来写了二十多本散文跟这个启蒙先生很有关。”茅盾更能抽背《红楼梦》中的任一章节。郭沫若、鲁迅惊人的“背功”令世人惊叹。台湾作家三毛作品中,随时都会有令你叹服引用恰切的古诗文,又何尝不来自于她头脑中熟记的内容呢?由此可见,汉语的学习有它自身的特点,这个特点之一就是“死记硬背”、机械识记。没有满腹经纶的积累,就没有出口成章的表达。
(3)三国演义,一个个典故让人倒背如流,一个个英雄人物让人如数家珍。
(4)诸子百家倒背如流,历史典故随手拈来。
(5)中外名胜任我游走,卡拉OK熟唱百首,宾馆菜谱倒背如流,麻将骰子样样拿手
(6)当地的老船工们都能倒背如流地将这些凶险地段口口相传一代代记在心里。
对答如流,汉语成语,拼音是duì dá rú liú,意思指回答问话像流水一样快。形容口才好,反应快。出自《北史·李孝伯传》。
对答如流造句:
1、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他对答如流。
2、轮到面试时,李三出人意料地对所有问题对答如流。
3、不论老师提出什么问题,他总能对答如流。
4、辩论双方对答如流,难分胜负。
5、小刚平时学习成绩很好,课堂上老师提问,他总是对答如流。
6、这个学生对老师的提问,总是对答如流。
7、辩论会上辩手们妙语连珠,对答如流。
8、面对老师的提问,他对答如流。
9、宴会上妙语连珠对答如流。
10、小燕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对答如流。
11、面试时,他对答如流,画地成图,主考官十分满意,当场决定录用他。
12、他对答如流的态度是那么的胸有成竹,那十拿九稳的神情,真是让我无地自容,暗暗发窘。
13、在知识竞赛会上,他不假思索,对答如流。
14、在论文答辩会上,对于每个评委老师提出的各种问题,他都能对答如流。
15、辩论赛前夕,小刚时常通宵达旦,字斟句酌地整理发言材料,总是那么专心致志,他知道这样正方就可以对答如流,不至于理屈词穷。
16、医生接连又问了九道小学数学计算题,刘星对答如流。
17、王教授思维敏捷,我们向他提问时,他总能对答如流。
18、史密斯先生的魅力和对答如流的口才实在使我为之倾倒。
19、经过了长时间的对峙,本来对答如流的刘文渐渐低头不语。
关于“应什么如什么的成语”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